人在上海,年入50万,我生不起孩子
撰文/一然
编辑/天南
每年母亲节,铺天盖地歌颂母爱的调子里,总暗含着“生了才伟大,不生就是自私”的价值判断。
5月10日,母亲节的余温渐退,但一个与母亲有关的热点还在持续——中国人口还能持续增长多久?
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:2021年末,中国人口万,比上年末仅增加48万人。
去年,中国全年出生人口1062万,出生率为7.52‰,自然增长率为0.34‰。出生率为1949年以来最低,自然增长率从1961年以来首次降到1‰以下。
数据的背后,也折射出一部分女性做了同一个选择——不要孩子,不想成为母亲。她们没有顺从社会的期待,没有天然的选择母职。
背后的原因颇为复杂,有原生家庭不幸福带来的次生影响,也有经济不宽裕导致的恐育,以及生育观念的变迁,比如不再把婚姻和爱情的意义等同于传宗接代,偏向于独立寻求人生的价值,等等。
她们的选择完全个性自主,但也与中国人口增长这个宏大命题息息相关。
当完了实习“母亲”,我决定丁克到底
夏天 80后 苏州 私企HR
一头短发的夏天,清爽利落,一如她开朗,乐观的性格。
1983年出生的她,作为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,获得了父母的独宠,也独自承担了赡养的压力。
母亲56岁时因病去世,父亲如今年事已高,也需要照顾。
这不是夏天一个人的遭遇。从1980—2016年,在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下,中国诞生了1.76亿独生子女。他们大多面临着上有老,下有小,却没有兄弟姐妹相助的困境。
不同的是,夏天只需赡养老人,无需抚养孩子。
“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,爱别人的孩子就是神圣”,师范专业毕业的夏天曾被这句话浸润多年。
她有两次机会成为教师,但都放弃了。“我不确定能否以博爱之心去对待孩子”。
夏天与前任男友有过一次流产的经历,也因此对怀孕生子蒙上了一层心理阴影。
直到27岁,遇见老公子瑜,她才知道,人生还有B选项。
确定交往之前,子瑜主动问她,能不能接受婚后做丁克夫妻?夏天竟然没来由地松了一口气,原来结婚与生子,真的不是必须捆绑选择的单选题。
考虑了三天,她接受了子瑜的追求。这三天,她全部用来思考如何告诉父母。
夏天的父母是普通工人,他们有着深厚的传宗接代思想,也很难接受唯一的女儿成为丁克,但还是尊重了女儿的选择。
结婚两年后,母亲因胃癌离世,那一年夏天33岁。
临终前,她拉着女儿和女婿的手,留下两个遗愿:第一,希望小两口把房贷还上;第二便是尽早要个孩子。
夏天和老公拼命努力赚钱,仅用了五年时间,便还上了贷款。他们开始考虑要完成母亲的第二个遗愿,“也是为了未来不后悔吧”。
那一年,恰逢夏天的朋友生孩子,夫妻二人便主动去当“实习”父母,看看是否能动摇自己做丁克的决心。
洗尿布、冲奶粉、哄睡觉,为人父母应该做的,他们都一遍遍体验。
有一次,孩子生病,哭了三天,孩子妈妈衣不解带的照顾了三天,夏天和老公也陪了三天,“那次真崩溃了,心疼又焦虑”。
他们开始重新思考,自己能否成为合格的父母,“好像心态和认知都没准备好”。
也是经过这次“实习”,她彻底看清楚了自己的内心,一如老公做丁克的初衷,“我不适合做父亲”。
“我们都承认孩子是上天美好的馈赠,也都喜欢孩子,但不代表就适合养孩子,我比较懒散,耐心也不够,不喜欢被束缚”。
夏天认为,要成为一个爱孩子的妈妈,生孩子的意愿一定要强烈,可她恰恰没有这种意愿,而且现实条件也不符合养育孩子的标准。
夏天在苏州的一家私企做HR,老公担任产品经理,俩人年收入加起来有30多万。她认为在二线城市,要抚育一个孩子,给孩子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,至少月入五、六万。
“母亲去世,婆婆移民澳大利亚,没人帮我们照顾孩子。每月教育成本至少1万,家庭生活成本两万,请保姆照顾孩子至少1万,然后还要考虑学区房之类”。
身边有些朋友为了孩子的教育,从宽敞的大房子换到了老破小的学区房,生活质量大幅降低,这让夏天无法接受。
如今的她已不再动摇,誓把“铁丁”进行到底。
对于网上评价丁克不负责任的说法,夏天并不认同,恰恰是因为负责,才对自己是否能成为合格的父母,有个准确的评估。
走过犹豫、自我怀疑等挣扎的心路历程,夏天和老公对未来多了几分笃定和坦然。
关于养老,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,“努力工作多攒点养老金,也希望社区养老日趋完善”。
他们还计划建一个养老小屋,就是在自己的房子里,对室内功能进行合理区划,更适合老年人居住。
一线城市年薪50万,我觉自己不配当母亲
辛安 85后 上海 产品总监
在辛安的人生规划里,从来没有“母亲”这个选项。
她在一家金融科技公司做产品总监,主要工作内容是产品设计研发、项目的商务谈判以及落地实施。
如果不出意外,下一个目标就是高级产品总监。可怀孕待产就意味着,提前退出了职场的竞争,事业也会暂时停摆。
十月怀胎的辛苦自不必说,生产时不经历顺产的痛彻心扉,也一定会经历剖腹产的折磨,还有一系列的产后抑郁、皮肤松弛、乳腺炎等等。
“生”,也许是一种本能,但“育”,却是需要投入大量时间、精力、智慧和金钱的长期行为。
辛安关注过育娲人口研究发布的《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2版》,养育成本让她吓了一跳。
报告显示,中国家庭养育一个孩子到18岁的平均成本为48.5万元,是人均GDP的6.9倍。
报告还统计了平均养育成本前三名:上海排名第一,达到102.6万元;北京97万排名第二;浙江排名第三,72万元。
辛安恰好就居住在上海。尽管她的工资不算低,一年收入50多万,可在未养育孩子的情况下,也没有多少结余。
她在上海买了一套600多万的房子,首付150万,一部分是自己的积蓄,父母支援了一半,每个月要还贷款24000元。
疫情之前,她每年至少出国旅行一次,平日里也要健身、美容、交友。35岁之后,辛安又多了一项支出——养生,每天要吃各种保养品。
辛安交往过三个男友。
第三任一度到了谈婚论嫁的程度,一次男友喝多后,摔了她的手机,这让她想起了母亲。
辛安对母亲的感觉,就是恨铁不成钢。
父亲长期酗酒,经常家暴母亲。辛安长大后,多次劝说母亲与父亲离婚,但她坚决不同意。
没离婚的母亲,经常声泪俱下地告诉辛安,她当初不离婚,就是为了辛安,这种道德捆绑,常常让辛安觉得窒息。
父亲曾放出狠话,离婚不要孩子,也不会再管她们母女。而收入极低的母亲,如同菟丝花一样依附在一个酒鬼的身旁。
不过,放弃生育的辛安,并没有放弃寻找爱情,希望有一天能遇到相契合的灵魂伴侣。这段关系因爱发生,同时又免除了被孩子捆绑的自由,这是辛安认定的理想状态。
去年,她在豆瓣加入了丁克族、不想“白丁”、大龄单身交友群等小组。
丁克族有2263个成员,有一部分人就是想在里面找到志同道合的另一半。男丁找女丁,或者女丁找男丁。
进入这个群体,辛安才发现,很多丁克不是不负责任,反而是因为太爱孩子,又自知无法胜任做父母,便不想带他(她)来到这个世界受苦。
辛安也看到很多责骂丁克的评论,她希望社会能宽容一些,不要给予女性必须成为母亲的心理压迫,女性的价值可以不只是妈妈。
生与不生,几时生,怎么生,那都是自己的事,“当你不在意别人的眼光时,才是自己人生的开始”。
与父母无法和解,我不想让孩子成为第二个我
温暖 90后 北京 新媒体运营
从年初到现在,温暖只给母亲打了两个电话。
她与男友分手,让母亲很气愤,两次通话都是不欢而散。
“母凭子贵,你不要孩子凭什么立足”,失恋中的温暖,没有在母亲那里获得半点安慰。
分手的原因,是因为温暖和男友三观不同。男友是典型的理工直男,有着明显的大男子主义倾向,面对悲苦的社会新闻,也毫无共情心,多少有点女权主义者的温暖,很不认同。
此间,温暖试探性的问过男友,如果结婚以后不要孩子,还要不要继续?男友当即决定分手。
四年前,26岁的温暖交往第二任男友时,丁克的想法便在她心里萌芽。几任男友的不担当,身边已婚已育朋友一地鸡毛的生活,都让她开始考虑不要孩子的可能性。
她能举出许多例子来佐证,“母职就是对女性的捆绑”。
温暖有个男同事要了二胎,985大学毕业的老婆全职在家照顾孩子。每次下班,男同事都会故意拖延时间,“他说不想回去听小孩的哭声”。面对老婆的质问,还理直气壮地说,“我要赚钱养家啊”。
这让温暖想起了时刻都缺席的父亲,“我们家就是丧偶式家庭”。
上小学时,父亲不知道她是几年级;上大学,不知道她学什么专业。
父亲的缺位,让母亲事事亲力亲为,但也对温暖极度严苛。
温暖喜欢古筝,可喜欢小提琴的母亲,硬是逼着她拉了20多年的琴,大学也让她选择了小提琴专业。
大学毕业后,温暖选择了远离父母的北京,找了一个与父母期望不一样的工作,这也让父母极其失望。
“对于我爸妈来说,生孩子是一个投资行为,万一将来孩子飞黄腾达了,就要回报给他们”。
尽管温暖一路上都在努力讨好父母,用成绩来回报,用懂事来回报,但他们依然会失望,“因为我妈闺蜜的孩子考上了哈佛”。
到目前为止,温暖也没打算与父母和解。
找不到一个有担当,符合父亲角色的男人,她也绝不会要孩子,因为不确定,她所亲历的一幕,会不会在儿女身上重演。
决定不要孩子,温暖也有经济上的考量,她现在的行业,因为疫情影响,不太景气,收入也锐减。
“从怀孕到生孩子,会有一大段时间,让事业处于停滞,或者倒退状态,我会恐慌”。
《向前一步》的作者桑德伯格曾说,问一个女人如何平衡事业和家庭,比问她的年龄还要冒犯。
放弃事业,就无法赚取更多的收入提供更好的物质保障;放弃家庭,就会错过孩子的成长,带来的后果是不可逆的。
要强的温暖不太能接受做全职妈妈。她永远也忘不了,已婚男同事下了班还坐在工位上的背影,接到妻子电话时理直气壮的语气。
“我还是先努力赚钱,这件事比当母亲更可控”。
温暖喜欢书法,她加入一个书法社团,结识了很多忘年交。其中也有第一代丁克,无儿无女的他们,不慌不忙的生活,让温暖对未来的养老多了几分心安。
偶尔上网会看到很多对丁克群体的谩骂,温暖也会心塞。
“孩子都不愿意生,娶你干啥?;不想承担责任就是自私;人人都丁克,人类早灭绝了;父母白养你了”。
同样的评论,看得多了,便有了免疫力,“过自己的日子,何必关注别人的评价”。
温暖养了三只猫,她把溢出的爱都寄托在了宠物身上。
关于养老,她没想过,毕竟还年轻。如果未来遇到一个能负起父亲责任的男人,如果这个社会对女性足够包容,说不定她也会选择成为母亲,“所以先活在当下吧”。
试管太贵,做母亲的代价太大
南辰 85后 大连 创业者
从生到不生,南辰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纠结期。
曾经,南辰无比想成为一个母亲,去感受生养一个孩子的美好。
33岁时,南辰去医院做检查,发现左侧输卵管堵塞,便在医院做了通水治疗。如果不是做母亲的意愿足够强烈,也许这一关,她都挺不过去,“输卵管通水,疼得我死去活来”。
治疗3个月,输卵管通了,67岁的婆婆却病了,突发脑出血,住进了重症监护室。
婆婆和南辰不住在一个城市,老人一直住在大女儿家里,帮离异的女儿照顾孩子。
生病后,南辰和老公赶去医院,并带去了仅有的几万块钱积蓄。
婆婆的命保住了,但南辰做母亲的愿望却暂时破灭了。
为了给备孕留出充足的时间,婆婆生病前,南辰从大连一家民企离职。如今备孕计划暂时取消,她也不打算复职,便跟着老公一起创业。
南辰和老公开了两个餐饮小店。
可创业便遭遇疫情,生意时好时坏。每年要付两个店面的租金30多万,还要给员工开工资20多万。
为了不再漂泊,顶着巨大压力的南辰还是咬牙凑钱,在大连贷款买了一套小房子,每月要还房贷6000元——疫情之后,房贷压力也提高了不少。
有了房子,她又动了做母亲的念头。
可再次去检查,老公又出了问题,精子成活率太低。医生说,自然受孕的成功几率太小,建议人工授精或试管婴儿。
这个结果南辰也不意外,她看过国家统计局2021年的数据。中国育龄夫妇的不孕不育率已经攀升至约12%-18%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精子和卵子的质量都会下降。
南辰算了一笔账,做试管婴儿至少要20万,从怀到生,至少耗费两年的时间成本。对于做生意的人来说,时间就是金钱,睁开眼睛就是欠债的南辰,根本耽搁不起。
“选择即命运”,经历的风雨多了,南辰开始变得有些佛系。
此外,与老公三观不同,也让她对生养孩子有所顾忌。
自由洒脱的南辰,偏偏遇上一个超现实的老公。喜欢喝咖啡的她,在老公眼里就是矫情,买个100元的帽子,也被认为太奢侈。
他们也聊过未来,教育理念更是完全不一致。南辰注重对孩子的品格培养,而老公却说棍棒之下出孝子。
“如果要养孩子,一定是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和有足够的信心,才能在相对和谐的夫妻关系和家庭环境下教育好孩子”。
去年,南辰彻底放弃做了母亲的想法,“代价太大了”。她不想把未来寄托在这些不确定上。
至于会不会有遗憾,南辰现在看的很通透,“人生只能体验一种可能性,那没体验的另一种就是遗憾”。
至于未来,她打算和几个朋友抱团养老,一起买个房子,相互照料和扶持,“围坐灯火下,看看书,听听曲,挺好”。(应受访者要求,文中人物皆为化名)